网报的最低价 我们能相信吗?
(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讯)“零利润”、“最低价”、“击穿价格底线”……这是不少网店在销售电器时打出的促销旗号。都说自己“最低价”,但不可能所有商家都是“最低价”。那么,到底谁是说谎的“大忽悠”呢?一家搜索引擎网站的专家向记者揭开了部分网上电器“最低价”的猫腻。
先提价再打折
“超低价位,低至×折”是一些网上商城经常打出的宣传语,从表面上看,在原价基础上的确打了折,但是消费者不知道的是,很多商品在打折之前已经提前涨过价,有的商品“打折”后的价格甚至比平常还要高。
一网站最近对空调、彩电等家电产品的价格进行了一段时间的监测,发现许多知名品牌产品在节日大促销前都有提价现象。以十一为例,一款一线品牌的壁挂式冷暖空调,以前的价格一直在3100元以下波动,但在十一前一周,该产品的价格却骤然涨至3222元,价格提升了10%以上。“不少空调、彩电品牌都会在节日大促销之前提价,给即将开始的大促销留出空间。”一淘网的专业人士说。
针对商家玩的先提价再降价的“老把戏”,专家提醒消费者,像家电、数码、手机以及品牌化妆品、运动鞋等标准化产品,在消费时可以先上网查询该产品在一段时期内的价格走势,不要轻易相信商家的“低至×折”。
特惠商品干脆没货
一些商家在促销时往往会推出几款“特惠”商品,可在消费者出手时就会发现,你买到的商品并不是“特惠”的那一款。如果发现问题去追究,就会被告知,“特惠”产品属“限量发售”,已经卖完了,可以推荐其他“差不多”的商品,但这个“差不多”可能跟你的期望值差得很多。网络专家介绍说,对于这样的促销,在下单前一定要“留个心眼儿”,看清商品的型号、价格,是否是自己想要的商品,如果发现“货不对”,最好果断放弃。即使对商家介绍的“替代品”心动了,也不要急于下单,要先了解清楚。
此外,一些打着“差价双倍返还”口号的活动也不具操作性,“商家往往要求消费者提供在该网站和其他渠道购买同一产品的发票才肯双倍返还,但事实上谁会为了双倍返还,同样的东西去买两个呢?”
诱导连环消费
“消费满××元赠××元的购物券”——这也是不少网络商家打出的促销旗号,但是,赠送的购物券一般要求在规定时间内消费完。在连环消费的过程中,很多消费者会发现,想买的商品往往“不参加活动”。专家提醒消费者,在网上购物时一定要保持理智,必要时可以列个清单,估算一下商品价格与返券比例,“卡着点”消费能够为你节省不少钱。
一家网站日前针对家电领域普遍存在的“最低价”现象进行了一项调查,发现仅三成网购低价宣言实际属实,而有近七成的网购消费者对商家的低价宣言投了质疑票。专家提醒消费者,即使网上淘货,也要货比三家。(来源:《燕赵晚报》)
上一篇: 搜索:十年改变营销 返 回 下一篇:买书,网购还是去书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