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购网的寒冬腊月 团购平台的阳春三月
(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讯)2011年的冬天,团购网市场很冷。
在Groupon上市刺激国内团购网摩拳擦掌准备上市的时候,拉手网IPO失败击碎了国内多家团购网站准备依靠上市融资的美梦。少则几千万,多则几亿元的亏损,让团购网不堪重负,而且风投也已经对团购网市场不寒而栗。与风风光光的5-6000家团购网蜂拥市场相比,最近不断有团购网关门、裁员、追债、携款潜逃的事件发生。
然而中国团购网的冬天却是团购平台的春天,元旦前2天淘宝聚划算宣布2011年团购交易额过百亿,单日最高交易额突破2.82亿,并且开启2012年开放战略,吸引美团、满座等独立团购网加盟聚划算团购平台。
团购网的寒冬腊月
北风凛冽,今年的腊月天的确很冷。中国团购网大面积的死亡,让这个市场更加寒冷。然而团购网洗牌却是显而易见的事情,原因很简单:
首先,几千家团购网蜂拥市场,竞争激烈。最高的时候中国团购网能数得上的就高达6000家,再加上各类小型地方团购网估计有上万家之多。由于建站成本低、进入门槛也被降低,所以市场十分拥挤,这种不理智的蜂拥必然要优胜劣汰。
其次,获取用户成本极高。由于团购网是一种社区电子商务模式,因此需要社区环境才可以获得充足的流量。而无论是国外的Groupon还是国内的拉手、美团,都将获取用户寄托在广告上,因此极高的用户获取成本,让本来就没有完善造血能力的团购网不堪重负。
再次,规则和信用制度建设落后。从消协收到的网购投诉看,团购消费的投诉比例居高不下。由于团购网基本上属于媒体类网站,还未有效的建立与消费者、商铺之间的稳定合作关系,加之建设时间短,无规则和信用制定的经验,因此对商家的约束能力差,对团购质量控制不到位。
最后,竞争激烈成本居高不下。团购网其实本质上并非互联网,其更多的工作是线下“扫街”,找商铺加盟,因此很多团购网员工迅速扩张至几千甚至上万人。而竞争激烈,让团购网处于卖方市场,与商铺之间的分成谈判中处于劣势,最终导致入不敷出,风投不敢继续投资,结果资金链断裂。
团购平台的阳春三月
然而2011年底团购网大面积死亡事件并未影响到拥有社区化氛围的团购平台,因为团购平台先天优势决定了其抗风寒能力。以淘宝聚划算为例:
首先,依托淘宝平台,流量获取成本很低;其次,依靠淘宝商家资源,获取客户成本低,聚划算一共才100多员工;再次,规则和信用制度不用从头开始,可以与淘宝信用机制挂钩;更为重要的是聚划算自己不做任何一单团购,只是提供团购平台,我也曾将该模式称作是“商超式”团购平台。
类似万达商场一样,提供场地,商家经营,然后盈利分成,这种模式风险明显减小。在团购网大面积死亡的时候,聚划算推出2012开放平台策略,这个时机的选择也非常巧妙。目前大量团购网希望找到拥有用户和流量的平台挂靠,聚划算、QQ团购平台都是不错的选择。而且这个时候搞开放,能够以更低的筹码获得独立团购网的加盟。大浪淘沙,剩下的独立团购网拥有更好的客户资源,而且多是服务型团购,因此可以与聚划算主要是实物类团购相互补,丰富团购种类。同时,这个时候媒体对团购网的关注度很高,也有利于媒体自发做宣传,真可谓一举三得。所以独立团购网的冬天是团购平台的春天。
最后还想说一点,团购网现状再次充分证明了互联网“岭南为橘,岭北为枳”的道理,团购网在国外是一种广告模式,而到了中国就要走B2C模式,照搬照抄结果肯定行不通。(文/磐石之心)
上一篇: 正确理解搜索引擎与微博营销的区别 返 回 下一篇:申通‘快递’变慢递 中通服务态度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