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购企业面临3·15大考
(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讯)又是一年3·15,每到此时,一些企业都会打听谁会被曝光。尤其是对央视的3·15晚会更是关注,看谁会被央视“点名”。
由于电子商务、互联网企业在去年的糟糕表现,一些企业内心开始发虚,“今年尤其担心被点名”。一位知名电子商务企业内部人士告诉记者,早在3月初,他们已经派出专职人员进行3·15的危机公关工作。
这种担心并非杞人忧天,尽管基于网络的经济秩序进程在提速,但去年以来,少数互联网企业涉嫌信息盗用,傲慢态度依旧践踏着消费者的利益。3·15临近,这些企业陷入了噩梦般的煎熬,也为躲过此劫想办法。
电子商务立法滞后成为这个领域乱象丛生的根本所在,因此互联网企业特别是电商类企业今年尤其面临着3·15大考。
网络购物成为众矢之的
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日前发布的《2011年度中国电子商务市场数据监测报告》(报告下载:http://www.100ec.cn/zt/2010bgdz/)显示,去年全年“中国电子商务投诉与维权公共服务平台”接到电子商务投诉案例约10万起,其中网络购物投诉占总投诉的52%。
对于每分钟交易几百件服装的淘宝网来说,虽然其全力摆脱假货的困扰,但至今仍然无法完全解决这一问题。作为网购企业中的知名品牌,淘宝的打假行动甚至已经开始延伸到了电商的知识产权领域。2011年,淘宝网共处理侵权商品信息6320万条,其中接受投诉受理的商品信息处理量为870万余条,淘宝网主动通过专项打击、神秘购买鉴定等方式处理量超过5400万条,处罚会员70万余人次。
阿里巴巴集团法务部副总裁俞思瑛向本报记者道出了他们的无奈:“由于相关立法滞后于产业发展,一些电子商务平台的措施超出了现行的法定义务。社会解决不了的问题,指望一个企业解决是很难的。”
团购行业乱象丛生
因为去年互联网领域最火和最失意的企业都是团购企业,有种种迹象表明,团购企业很可能会成为3·15的重点被盯对象。
针对团购的消费者投诉,主要集中在商品质量与描述不符、以次充好、销售假冒伪劣商品、买到假货后商家消失无法维权、团购规则或服务随意变更、网络购物售后服务无法保障等问题上。虚假宣传,携款潜逃等问题同样大量存在于团购企业,一位消费者在窝窝团网站上团购了一份烤鱼套餐,消费后发现和网页宣传的服务相去甚远,不仅被店家区别对待,而且饭菜质量也很差。
一些消费者投诉自己在900团购网团购了加油卡后,网站突然关停,钱款再也无法追回,有些团购网站设置抽奖活动,在收取到消费者的钱财后立刻关闭网站逃之夭夭。
对于团购领域来说,“曝光或者不曝光,它都在那里,声名狼藉。”一位业内分析师戏称。
团购网站目前正在进行艰难的恢复中,冷静与理性发展成为坚持在这个领域创业者的主旋律,“如果这次3·15再次将团购摆出来,那么团购在资本市场上几乎就走进了死胡同。”一家团购网站负责人告诉记者。
相关行业也在担惊受怕
电商企业属于互联网领域,在电商领域频频出现问题的情况下,相关行业也是担惊受怕,比如在线旅游、快递行业和硬件企业。
服务水准低、物流管理落后等困境让电商企业带给消费者良好的购物体验形成了阻碍。
物流行业早已成为制约电商发展的一块短板,网上曾流传过一段快递企业在处理消费者物品时“野蛮搬运”的视频。而在重大节日前后,物流几乎中断的现象也给很多企业和个人带来了无法估量的损失。
“网购了个手机,收货时快递员不让验货,说只负责外包装完好,其它的不管,回家发现手机外壳有严重的划痕……”
“家里给我快递了4只烤鸭,到货后只剩2只!”
“给我朋友快递月饼,中秋节都过半个多月了才送到,月饼都快长毛了。”这样的抱怨随处可以听到。 (来源:《河池日报》)
上一篇: 扬州团购网站六成“阵亡” 非法秒杀等将查处 返 回 下一篇:解密DSP:互联网营销与传统广告的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