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齐创意产业的“淘宝网”
创业ID
公司名:重庆猪八戒网络有限公司
创始人:朱明跃(微博)
创始时间:2006年9月
创立地点:重庆
2010年交易额:1.7亿
融资纪录:2007年年初,重庆博恩科技集团董事长熊新祥1000万天使投资。
2011年4月,ID G创投千万美元级投资。
或许是因为IDG资本创始合伙人熊晓鸽(微博)曾经不止一次地感叹“没有投资马云是IDG最大的失败!”,当他发现重庆的一家威客网站“猪八戒网”时,禁不住再一次热血沸腾起来。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猪八戒网正是想要在创意产业内再造一个“淘宝网”。
从首席记者到“八戒”掌门
2005年,《重庆晚报》首席记者朱明跃出于对新媒体的好奇和探索,以自己的外号“猪八戒”注册下www.zhubajie.com的域名,作为个人博客。但很快,他就发现,个人博客并非是“新媒体V s传统媒体”这场大潮中的主流。这也促使朱明跃开始思考,网络究竟还有哪些方式能够改变人们的工作和生活方式。
于是,他想到了搭建一个“平台”,把那些和自己一样有一定创造能力和专业水平的人和有相应外包需求的企业或个人对接起来,让双方通过网络实现交易。他花500元从网上找来一个程序员帮他完成初期的网站建设工作后,就利用业余时间运营起来。
朱明跃告诉南都记者,最初,为了拉朋友来发布任务,他常常自掏腰包作为悬赏奖金,有时还得时不时表明自己《重庆晚报》首席记者的身份,以8年媒体生涯积累的个人声誉作为猪八戒网最初的信誉背书。
半年后,尽管用户数和交易量的增长缓慢,但朱明跃判断,这个模式基本可行。他决定从《重庆晚报》离职,成立重庆猪八戒网络有限公司,正式开始创业。据朱明跃回忆,2007年年初拿到重庆博恩科技集团董事长熊新祥100万天使投资时,网站的日交易量不过上千元而已,直到2008年春节时,猪八戒网内部的口号仍是“一天一万,解决吃饭”。
但到2010年11月,在艾瑞咨询发布的《2010年中国威客行业白皮书》中,猪八戒网已跃居国内100家威客网站排名的第一位,在行业整体交易金额超
过3亿的盘子里,猪八戒“独食”了一半以上的份额,累积交易金额达到1.7亿元。
究竟是什么让这只重庆“八戒”突然有了腾云驾雾般的速度?
下一步,“淘宝商城”还是“阿里巴巴”?
如果将猪八戒网位列“行业第一”的原因简单归结于某一方面的突出做法,未免有失偏颇。在朱明跃看来,这首先应当归功于猪八戒网的“天使”熊新祥。
朱明跃向南都记者透露,事实上,正是熊新祥帮自己理清了发展的思路和节奏。他告诉朱明跃,如果要定位于一个第三方交易服务平台,就必须先把盈利放在一边,第一步先建立“相对竞争优势”———做到行业第一,然后再继续将规模做大。
因此,与其他几家威客网站相比,猪八戒网早期并没有在盈利模式的探索上走太多弯路,而是把主要精力投入网站信誉建设、用户体验完善和市场推广之中。从网站界面来看,猪八戒网对任务的分类及任务金额的标注更为清晰醒目,并在传统悬赏模式之外,增设了例如推广员、任务地图和与重庆电视台合办的创意直通车等栏目,来加强网站对威客们的粘性。
朱明跃表示,与淘宝网这类实物交易平台相比,威客网站首先要解决的是诚信问题,以避免创意成果一经展示就遭人盗用,致使“生产者”无法获得相应收益。为此,猪八戒网规定任务发布方事先交纳给网站的悬赏金额是不能退还的。通过这种方式,一方面保证最终至少有一名威客会在完成任务后得到报酬,同时也鼓励任务发布方尽量采用多人中标的方式保证任务完成的效果。
令朱明跃感到振奋的是,近一年多来,不仅在猪八戒网上发布的任务从最初的文案写作、翻译服务、品牌设计开始向网店装修推广、网站开发、应用设计、软件开发等更多更复杂的门类延伸,而且一些个人威客也开始呈现出公司化发展的趋势。朱明跃举例说,“为了承接一些复杂任务,几个先前就在猪八戒网上认识的威客会组成一个虚拟小组,各司其职,慢慢合作多了,就会考虑成立实体公司,一起创业。”
这让人很容易联想到淘宝网上不少“淘品牌”的成长经历。但在考虑下一步究竟是将主要精力转向服务这些“公司化”的威客,还是继续将整体规模做大时,朱明跃选择了后者。今年1月,猪八戒网在美国设立了分公司,计划推出英文版,为国内威客承接更多海外高收入“任务”。
4月初,猪八戒网获得了ID G千万美元级风险投资,熊晓鸽当即对外宣布,“最快明年在美国上市”。但朱明跃的野心却远不止当一个海外上市公司的CEO,他笑着对南都记者说道,“淘宝网现在做到4000亿,不是也还没上市吗?”
采写:南都记者丁家乐
威客类网站首要解决的是诚信问题,以避免任务悬赏后的创意被盗,致使“生产者”无法获得收益。
上一篇: 苹果谷歌涉嫌收集用户信息 返 回 下一篇:驴妈妈“三迁”反哺电子商务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