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软收购Yammer传言凸显企业社交网络吸引力
(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讯)导语:最新一期英国《经济学人》杂志撰文称,微软有意收购Yammer的传言,表明企业社交网络正在逐渐受到市场认可。
以下为文章概要:
市场发展
全球已经有数以亿计的人加入社交网络,他们用Facebook交换消息,用Twitter发表观点,用LinkedIn建立人脉。但很少有人意识到,他们正在为社交网络工作。从本质上讲,公司就是一群拥有不同想法和专业技能的人。要获得成功,就要协调人员质量。
很多软件公司正在帮助其他企业从事这类工作,用时下的流行语来说,就是成为“企业版Facebook”。无论是在工作还是生活领域中,年轻企业都在这一市场加大马力,老牌公司也不甘示弱。本月有报道称,微软(微博)已经同意斥资12亿美元收购其中的一家行业新星——Yammer。该公司成立不足4年,却已经吸引了500多万企业用户。但双方均未对此置评。
倘若果真如此,表明微软除了自家的企业社交产品SharePoint外,还希望(或需要)更多服务。市场研究公司Gartner分析师马克·麦克唐纳(Mark McDonald)认为,这起可能的收购标志着行业的整合。“随着需求增加,你肯定希望获得尽可能多的平台。”他说。
事实上,需求的确在飞速增加。市场研究公司IDC本周发布的报告显示,多数企业社交软件公司去年都实现了两位数的收入增长,Yammer更是达到了惊人的132%,总额高达2230万美元。
按照12亿美元计算,Yammer的估值几乎去年上市的Jive Software相当,但后者资格更老、规模更大。这将给Yammer的投资者带来丰厚回报,他们已经向该公司注资1.42亿美元。科技博客TechCrunch今年2月称,Yammer今年1月的最新一轮融资估值达到5亿至6亿美元。这也导致投资者重新评估Jive Software的估值:自从微软洽购Yammer的消息传出后,其股价已经上涨了四分之一。
使用模式
企业社交网络模仿了公共社交网络的方式,很多企业已经借助后者来推销自家产品,听取客户反馈。在类似于Twitter或Facebook的内部网络中,可以分享客户信息,组建项目团队,共享工作文档,组织工作流程,汇集专家意见。
在这样的平台中,信息和观点的传播速度将会加快。CEO们也都表示,员工对他们的要求响应得更快了。这种内部网络本身也产生了有用的数据,例如,可以帮助企业了解哪些人的想法获得了更多的认可和褒奖。6月19日,专门为企业部署本地化社交网络的Socialtext称,该公司已经拿下了美国住房与城市发展部的合同。
从某种意义上讲,企业之所以建立社交网络,是因为他们拥有一批已经适应这种交流方式的员工。对这些员工来说,不在办公室里使用社交网络,就像没有智能手机一样落伍。
在巴宝莉的伦敦总部,有70%的员工不足30岁。“我在物理世界长大,说英语。”巴宝莉CEO安吉拉·阿伦茨(Angela Ahrendts)说,“他们在数字世界长大,谈社交。”巴宝莉选择的社交网络是Chatter,隶属于云计算公司Salesforce.com。在巴宝莉的9500名员工中,约有6000人使用该服务。
Salesforce.com CEO马克·本尼奥夫(Marc Benioff)是“社交型企业”的主要倡导者。按照这种理念,社交网络需要渗透到整个公司中,将员工、客户甚至实体产品联系起来。
成功关键
广泛普及是Yammer成功的关键。用户可以轻易建立自己的网络,无需IT部门的协助。该服务的基本功能完全免费,如果想要更多的存储空间和支持,则需要额外付费。约有15%至20%的免费用户最终转变成付费用户,足以说明Yammer的价值。但并非所有企业都认可Yammer的模式,这完全在意料之中。Socialtext CEO尤金·李(Eugene Lee)就表示,Yammer模式“深受终端用户和风险投资家喜爱,但却遭到IT和财务部门的憎恨。”
即使是在封闭的企业网络中,人们在评论他人时也必须倍加小心。底特律的一家商业咨询公司有5.7万员工使用全球Yammer网络,该公司就禁止在其中提及客户名称,避免引发不必要的麻烦。
但并非所有企业都愿意使用社交网络。Gartner最近对250家组织进行调查后发现,有35%的企业对这种业务感到“恐惧”。然而,拥有“企业版Facebook”,或许可以让员工谈论工作时不再那么随意。而微软之所以押注这一领域,或许正是看到了这一前景。(来源:新浪科技 文/鼎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