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份跨境进口电商平台用户格式条款审查报告发布
随着“3·15”国际消费者权益保护日的临近,3月13日,国内知名“互联网+”智库——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发布了《2016跨境进口电商平台用户格式条款审查报告》。据悉,这是首份跨境进口电商平台用户格式条款审查报告。
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近日发布的《2016年度中国电子商务用户体验与投诉监测报告》显示,2016年平台共接到的全国网络消费用户涉及电商投诉数量同比2015年增长14.78%。其中跨境电商投诉占比为11.52%,与2015年7.53%的投诉占比相比上升明显。
记者了解到,产生消费投诉的根本原因为电商平台提供的合同藏“陷阱”。虽然电商平台从用户开始就有合同条款,但由于某些条款提示不明显、合同篇幅冗长、无加粗加大关键性文字提示、专业化程度高,消费者由于专业限制等因素大多只能点击“是”或“否”,很难通过对话与平台沟通合同内容、格式,一旦遇到投诉,消费者就容易掉进商家设计的“陷阱”中。
报告认为,这些合同纠纷的出现,既有立法、监管尚未完善的原因,也有消费者自身维权意识薄弱的原因。目前国内仍然还未有较为完善的法律法规明确规定电商的经营行为,立法的空白,得以让电商在合同设置上不受限制,部分消费者在遭遇合同陷阱后,没有强烈维权意识,也让企业在设计合同上有了更多的侥幸心理。
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相关专家表示,纵容电商平台格式条款“陷阱”继续发生,对电商生态发展势必会造成巨大的伤害,所以进一步强化电商的信息披露义务势在必行。与此同时,消费者自身也要加强维权意识,这也是促进行业向好发展的重要一步。
本文"首份跨境进口电商平台用户格式条款审查报告发布"为卖家资讯编辑编创,转载请注明出处(本文转载于:卖家资讯http://www.maijia.com/news/article/262345)
注:内容来自卖家网。尊敬的看官您对首份跨境进口电商平台用户格式条款审查报告发布有什么看法呢?互联网品牌制作专家愿与您共同探讨!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加微信号oem365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上一篇: 卡乐比全网下架?跨境平台的日本食品还好吗 返 回 下一篇:全日空推中文海淘网站,怼天猫京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