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牌照时代第三方支付竞争力体现业务差异
焦点一:如何应对即将来临的行业整合潮
问题:牌照发放后,第三方支付行业正式纳入央行的监管体系,这对支付企业的运营管理提出了更高要求,过去一些游走于灰色地带的不规范市场行为将受到严控。在一个规范化的快速发展的市场上,一旦企业的服务技术创新出现乏力,就很容易被同行抛弃。
支招:牌照只是门槛,支付企业的根本竞争力在于其技术创新能力、商业模式与各种资源的整合能力等。企业未来想发展下去,必须具备优秀的资金风险管理、安全服务能力,而技术创新、服务水平、客户价值、风控能力将会是贯穿整个行业的竞争发展的关键词。
余晨(微博):牌照的下发等于给了支付企业的地位一个明确的、合法性的说法,牌照让支付企业有了合法的准金融机构的身份,在明确身份的同时,也消除了很多不确定性。比如原来我们与传统企业谈合作的时候,他们都或多或少地有些犹豫。而在有了牌照后,就容易促成传统产业企业与支付企业的合作,加速其电子化过程。像电信网上充值代替代理渠道售卡充值、保险用电子支付实现保险缴费等,这些都将引发传统产业竞争格局的变化。
樊治铭:政策面上的发展障碍被扫除,企业从此获得一个良好的行业发展环境。取得相关业务许可的支付企业,只要在技术创新、客户服务、客户价值等方面不断提升,才将有很大的市场空间。因为这是一个新兴的市场,潜力非常大。但是,我们面临的挑战也是显而易见的。牌照发放后,第三方支付行业正式纳入央行的监管体系,这对支付企业的运营管理提出了更高要求,过去一些游走于灰色地带的不规范市场行为将受到严控,企业未来想发展下去,必须具备优秀的资金风险管理、安全服务能力。而技术创新、服务水平、客户价值、风控能力将会是贯穿整个行业的竞争发展的关键词。另外,第三方支付企业还会面临来自同行更加专业化的技术、服务方面的竞争。在一个规范化的快速发展的市场上,一旦企业的服务技术创新出现乏力,就很容易被同行抛弃。
关国光:牌照发放以后,第三方支付行业将有几个方面的变化:一是资本对于支付行业的投入将会加大;二是行业创新的速度将会加快,将有更多的企业参与到这个行业中来。最重要的是,未来将有非常多高端的人才参与进入到这个行业,而人才才是支付行业里最重要的因素。
孙江涛:从产业层面来讲,真正有实力的企业在拿到牌照之后,将进一步发展;而实力比较差的中小企业只能选择退出,从而会推动产业向更好的方向发展。此前,可能用几十万元注册一家公司,就可以来做第三方支付的平台和业务。而现在,必须要有一定的规模、资本实力、团队和经验才可以去做,整个第三方支付行业的水准得到提升。对于有牌照的企业,如果做得不好,则会被央行处罚,甚至被吊销牌照,所以并不是得到了牌照就一劳永逸。可以预见,在三到五年的时间中,支付行业会出现若干家上市公司,而用户也会更加信任第三方支付平台。
焦点二:如何进行差异化竞争
问题:支付牌照发放后,第三方支付市场的竞争将变得更加激烈。第三方支付行业的业务定位将更加清晰,两大业务阵营将加速形成,企业到底如何进行精确定位,如何选择适合自身发展的优势领域,需要尽快做出选择。
支招:获牌企业想要在竞争中胜出,每家都必须寻找自己的差异化发展路径,支付企业的真正竞争力一定是体现在业务的差异性上。
余晨:牌照对于支付企业来说,是底线而不是顶线。获牌企业想要在竞争中胜出,每家都必须寻找自己的差异化发展路径,支付企业的真正竞争力一定是体现在业务的差异性上。易宝支付的业务特点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在垂直行业方面实现了像航空、游戏、娱乐、保险、基金等多行业的覆盖;二是能够提供增值服务,以航空业为例,易宝支付不只是提供基于里程的电子支付,更可以为航空公司提供类似授信、融资以及在支付页面上做互动营销等增值服务;三是基于客户的商务有各种各样的需求,提供一站式的完整解决方案,不只能实现互联网支付,还可以把呼叫中心支付、手机支付、POS支付、非银行卡支付等各种支付解决方案集成起来。
孙陶然:已经获得牌照的企业在一定程度上会扩大各自规模,拓展新的市场,第三方支付会迎来领域细分热潮。对拉卡拉来说,渠道一直以来是我们的核心价值,未来拉卡拉仍将立足渠道建设,加大终端投入力度。同时,牌照的发放还会促使第三方支付企业同传统金融行业的合作步伐加快。拉卡拉目前已经和50余家国有银行和商业银行建立了战略合作关系,接下来我们还要在还款渠道、电子账单支付、运营维护、业务推广宣传等多方面进行更加深入的合作。
未来支付产业竞争格局如何变化,必然与市场检验及用户认可度紧密相连,支付企业只有在各自细分领域不断提升产品及服务、满足用户多种需求,才能使自己立于不败之地。在过去的六年里,拉卡拉紧紧围绕用户,深耕终端渠道建设,加载、研发多项业务和产品,拿牌之后我们的宗旨还是这样。比如一线城市到二、三线城市的渠道拓展;比如整合线下收单、便利支付等业务,为企业和商户提供个性化收单解决方案;比如继续推进产品创新等等,保证拉卡拉健康、可持续、理性地发展,就是在保证我们的行业竞争力。
关国光:产业一大,就需要分工,如果不分工效率就会降低,不可能有一家企业把所有的业务都涵盖掉。27家拿到牌照的支付企业都要开始细分了,大家需要找到自己独自的定位然后开始侧重投入。这么大的一个产业不可能有一个企业可以从前到后、从上到下全部垄断,它一定是细分的。以快钱为例,首先从目标客户来说,快钱主要面向企业,这不仅包括互联网企业,还包括许多其他类型的企业,包括线上线下的,包括我们会进入制造业,未来还会进入农业,这是和其他支付公司完全不一样的。
张萌:支付企业主要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在个人用户端占有较大优势的支付宝、财付通等企业,另一类则是主要面向企业用户,定位于行业解决方案的支付企业,如快钱、易宝等,这主要是支付企业依据自身优势所作出的战略选择。在牌照发放以后,随着主流支付企业在各项业务上的拓展,未来主流支付企业将发展为提供一站式解决方案的综合能力的竞争,同时也会出现依托某些细分市场和特色业务生存和发展的细分支付企业。
焦点三:如何摆正与银行、客户之间的合作关系
问题:支付会不会蚕食网银业务?支付企业与银行的关系是合作还是竞争?此外,支付企业与部分实力商户的合作亦面临考验。近期出现的第三方支付企业与银行、商户之间的分手事件,都在表明产业链上的合作并不是一帆风顺的。
支招:第三方支付应做好的是第三方的角色,服务好银行、商户和用户,充分挖掘出作为第三方位置而带来的竞争优势,坚持业务创新、持续创新才是制胜之道。
樊治铭:我们与联华OK卡、便利通停止合作,是为了遵守央行相关规定。《办法》第一章第四条明确规定,支付机构之间的货币资金转移应当委托银行业金融机构办理,不得通过支付机构相互存放货币资金或委托其他支付机构等形式办理。我们之所以决定停止合作,是因为联华OK卡、便利通是非金融机构而不是商户。
目前唯一宣布与支付宝暂停合作的商户京东商城,只是其出于企业自己商业考虑的个别行为,这并不影响我们与其他商户的友好合作。
其实我们与银行一直保持良好的发展关系,只是由于以前“身份”不明确问题,在某些方面银行与我们的合作相对谨慎一些,毕竟银行金融是一个事关国家金融安全的事。
而在拿到牌照后,这种状况将极大改变。事实上,牌照出来后我们与银行的合作步伐确实是明显加速的。就拿快捷支付业务来说,牌照颁发后不到两周,已有两个大型银行与我们达成从信用卡到借记卡的快捷支付合作。目前,已有108家银行接入快捷支付了,这种深度合作在未来将会成为常态。
孙陶然:从合作商户角度讲,主导方向更多是来自用户需求。用户需求就是商户经营领域的市场导向,只有不断地满足用户需求、持续地优化用户体验才能使企业做得更好。
比如说,很多电商都接入了拉卡拉支付方式,用户在网购有支付障碍时,需要商户为其提供一种简单、方便、安全、灵活的支付方式,那么拉卡拉就为其提供了一个最佳选择:输入账单号,一刷即付。所以说,合作基础是用户需求,一旦用户没有相关需求,那么合作也就没有意义了。而从银行的角度来说,第三方支付业务与银行业务并不冲突,而是相互补充的。银行为第三方支付企业提供了基础支付接口等,而第三方支付企业只有在银行这个基础上才能更方便地进行灵活创新,也只有双方共同合作,才能充分满足用户的需求。
孙江涛:第三方支付公司一定要确立好自己的位置,从自身角色来看,不要产生与银行之间的竞争关系,如果非要做银行业务,大可申请一张银行牌照,光明正大地做银行业务。
此外,第三方支付公司也不要觊觎银行业务,因为一旦第三方支付公司涉足银行业务,那么势必要触碰银行的既得利益,银行利益受影响,一定会减弱对第三方支付公司的信任和支持,从而直接影响第三方支付公司同银行的合作,这样,第三方支付公司的运营根基将会受到致命影响。
因此,第三方支付首先应做好的是第三方的角色,服务好银行、商户和用户,充分挖掘出作为第三方位置而带来的竞争优势,坚持业务创新、持续创新才是制胜之道。
或许在创新这条路上走得很艰辛,比如一旦模式成熟,银行会照搬与跟进。但即使如此,也不是什么大不了的。第一,银行有商业合作部门,他们也有业务考量指标。同时,对于那么多的商户,银行不可能一网打尽,被切走的还是少数;第二,这种运作称不上难于理解的业务模式,即使银行不来抢客户,其他第三方支付公司也会来抢的。如果模式不创新,丢客户是迟早的事;第三,商户也接不了那么多银行,全国有几十家主流银行,商户会自行权衡投入产出比。从主流来看,最终还得依赖第三方支付公司。
张萌:银行是第三方支付产业链上非常重要的一个参与者,承担着最终的资金结算和支付企业的基础服务功能,所以第三方支付企业应积极与银行开展系统接入、创新业研发等多种合作,通过合作共赢的方式把第三方支付行业做大。
而合作商户是支付企业的利润来源,所以支付企业应该做好商户服务工作,一方面要不断进行产品创新,另一方面也要提升客户服务水平,以便为商户提供更加优质、便捷的产品和服务。
记者观察
牌照并非毕业证
从2010年6月央行《办法》颁布到首期支付牌照尘埃落定,支付行业的前景开始明晰。另一方面,这也加速了更多强悍选手的入局,三大运营商和银联便是此方面典型代表。
2011年3月,中国电信(微博)旗下天翼电子商务有限公司挂牌成立;2011年4月,中国联通(微博)旗下支付公司联通沃易付网络技术有限公司成立;中国移动(微博)旗下支付公司也正在筹建中。
据可靠消息称,三大运营商均已积极开展第三方支付拍照的申请。而中国银联也在紧锣密鼓地推进第三方支付业务,2011年6月8日,中国银联的“银联在线支付”和“银联互联网手机支付”两项业务正式推出。
且不说运营商在移动支付方面的天然优势,单单银联的重磅进入,就足以让外界对支付行业能否保持原先稳定的竞争格局心存担忧。数据显示,2010年,行业排名前五的支付宝、财付通、快钱、Chinapay、易宝支付占据近90%市场,支付宝更是以49%的份额占据半壁江山。
然而,众所周知的是:银联具有强大的品牌优势。除此之外,银联还可以实现多银行接入。中国境内的多数大中型银行为银联的成员机构,据此银联可以对大多数的银行实现接入,并对外提供统一的服务;最后,银联还具有成熟和标准化的服务体系。
显而易见,银联已开始将其战略的重点向互联网的在线支付倾斜,在银联开始着手将其线下的基础体系优势向互联网转移之后,其对互联网支付的影响将是彻底和重大的,这也将对整个互联网支付带来重要的转变。
可以说,支付宝等第三方民营支付企业正在遭遇强劲对手的冲击,一场深刻的市场变化即将开始。对于从小到大逐步发展起来的第三方支付企业来说,怎么迎战这些强悍的对手?怎样在血腥的竞争中赢得一席之地?怎样在未来势必会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中实现“差异化”生存、“创新式”发展?对于更多的民营第三方支付企业来说,大战才刚刚开始。
牌照并不是毕业证,只是一张入学通知书。获牌企业想要在竞争中胜出,每家都必须寻找自己的差异化发展路径,而支付企业的真正竞争力也一定是体现在业务的差异性上,
信息来自腾讯网,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尊敬的看官您对后牌照时代第三方支付竞争力体现业务差异有什么看法呢?互联网品牌制作专家愿与您共同探讨!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加微信号oem365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上一篇: 英国比价网站称遭谷歌打压 要为同行讨公道 返 回 下一篇:评论:别让“V”认证变成伪认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