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微博营销“路漫漫”
几乎是在一夜间,微博走进了千家万户,而在上半年市场大势不好的情况下,向来敏感的基金公司自然也不会放过微博这一极好的营销平台,不仅官方纷纷开通了微博,业内许多知名高管也迅速开通微博,力图通过自己的影响向“粉丝”推介本公司的投资理念和产品。
《第一财经日报》记者发现,国内大部分基金公司都已经在诸如新浪微博这样的新型传播平台上“安营扎寨”。
对于基金公司大举进入微博领域,上海某中小型基金公司的负责人认为,目前大多数基金公司都建立了自己的官方门户网站,尤其是那些大型基金公司,通过多年的经营,公司网站已经颇具规模,且积累了大量的客户及点击量,这令那些财力、人力有限的中小型基金公司难以匹敌。“但在刚刚出现的微博领域,大家的起点可能都是一致的,中小型基金公司也可以和大公司一样利用微博推销自己的产品,且维护微博并不需要太多的财力和人力。因此,微博营销这一新型方式受到基金公司,尤其是中小基金公司的欢迎。”
而沪上一位熟悉网络技术的人士也表示,作为一种新型传播方式,微博的功能和价值正在被逐渐挖掘。就工具网络而言,社交平台未来或将取代传统门户网站,因为在信息传播渠道越来越丰富的情况下,单向的信息获取已经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他们需要更多的交流。“另外,换个角度,在第三方平台上打造各自的官方微博,也符合当下基金公司对于网络运用的实际偏好。”
从基金公司微博的具体内容来看,目前基金公司在微博上发布的内容主要集中在投研观点、新品发布以及活动预告上。并且,从汇添富、海富通、国投瑞银等较早进入微博平台的基金公司看,应该都是有专人值守的。
但本报记者和基金业内人士交流后也发现,随着时间的推移,部分基金公司已经开始意识到微博的困境在于无法分别真实用户和“僵丝”。
一位较早涉足微博领域的某合资基金公司销售部门负责人就表示,相比于其他行业的官方微博,基金公司进入该平台最想做的应该是与投资者产生互动,并直接落实到产品上,但目前的条件显然尚不具备。
对此,不少基金公司销售部门人士认为,微博营销,打造社区概念可能更加现实。“只有充分提供服务内容,才能提高投资者的黏性。传统的网站信息发布,其效果可能远不够理想,也难以开展大规模的营销活动,最多是一种形象展示。但微博营销则可以规避以上缺陷,达到和投资者互动的效果,从而加强投资者黏性。”
不过,某基金公司负责人也表示,在微博平台上,信息的传播也容易产生一些无营销价值的“口水战”,并对投资者产生负面作用,这是基金营销需要注意的。
事实上,对于微博营销来说,抓住真实的投资者需求才是关键。目前,如果仅从粉丝人数上看,基金公司官方微博和传媒等其他行业还有很大差距。所以,微博营销尚处于摸索阶段,与投资者直接产生互动还有距离,发展之路依然漫长。
上一篇: 中芯董事会推迟 王宁国、杨士宁或二选一 返 回 下一篇:中概股家长会今召开 拟封堵赴美上市监管漏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