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提出官员微博不建议实名制
(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讯)昨天召开的2011佛山智慧城市与社会管理创新经验交流会上,专家就政府如何在社会管理创新中更好地运用微博等新兴网络平台等问题,各抒己见。
截至2011年8月底,仅通过新浪认证的各领域政府机构及官员微博已经超过14000家,而腾讯微博上的政府和官员微博也达到了4000多家。在我市南海区,政务微博群的总数就达到了506个。地方政府对于微博为代表的新兴网络平台已持越来越积极和开明的应对态度。
建“微博墙”提升公共服务
“可以建一个微博墙,市民发微博报警,发微博向政府投诉、咨询、求助,就如同拨打政府服务热线一样,但又可以实现图文并茂,避免表达不清等问题。”国家发改委城市和小城镇中心主任李铁提出了这样一个设想。
“微博反应之快、之激烈,已经足以影响政府决策。必须对其进行引导。”李铁说,去年以来,中央政府不少政策都有参考微博意见,微博在政府管理中的运用,逐渐从单一的城市对外宣传营销阵地,转变为重大民生信息发布、应急救援、征求群众意见、重大灾害性突发事件处理等多元化综合平台。应避免把微博妖魔化,而是要充分发挥微博在公共服务上的便民作用。
李铁建议,地方政府可以考虑像管理政府服务热线一样设置一个微博平台。市民可以在这个平台上发微博,拨打120、110、12345等服务热线可以反应的事情全部都可以在这个平台上进行自主发布,管理部门对其进行分类处理。他认为,微博虽然普及性不如电话,但它也具有反馈速度更及时、内容更准确、处理效果更突出的优势,足以成为电话服务的补充。这也同时让政府微博从单向的信息公布变为双向沟通和服务。李铁认为,佛山正在建设智慧城市,并积极思考社会管理创新,不妨在这方面作出尝试。
官员微博不建议实名制
国家行政学院教授汪玉凯则从理论曾面分析了微博在政府转型中的巨大作用,他说,微博的崛起在一定意义上代表了中国社会力量的崛起,彰显了公民社会的巨大力量。“中国传统社会是强政府弱社会的结构,政府一直非常强势。市场经济的发展,直接培育了个人的自强自立,竞争的趋势。微博的快速发展,促进政府转型,或者是倒逼政府从管理型向服务型转型。”
在汪玉凯看来,微博具有可以快速传递信息、实现排山倒海式响应、瞬间放大事件的特点,可以对政府和社会的行为进行全方位的监督。政府应利用微博可以及时的与公众沟通,更好的履行自己的职责。这也是近年来官员的微博信息和政务微博的快速崛起的重要基础。
但汪玉凯认为,政府官员用真名开微博或以县委书记、市长的名义开微博并不可取。“我认为这样的话,政务行为和自然人的行为是没分清的,要靠你的观点来吸引人,不是因为你的职务,不是因为你是县委书记,几十万人将你当成父母官,有什么问题都问你,你个人发言,就很难界定个人和职务的关系。”(来源:佛山日报文/宋苑丹、谭顺秋)
上一篇: 精准营销 58同城网邻通为企业抢夺先机 返 回 下一篇:网购苏宁易购笔记本 遇有货却不发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