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仓凸显电商企业成长之烦恼
(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讯)11月11日,俨然成为电子商务网站的一次狂欢。淘宝一天的营业额超过全香港6天销售额,其他电子商务网站也收获了业绩翻番、收入冲顶的狂喜。
有狂喜就有狂悲。
在11日下订单的朋友,甚至还有至今未能收货的。以个人亲身经历来说,我并不认为这是一次好的商业策划,也不是一次好的购物体验。
笔者曾经是凡客诚品的忠实用户,对于该公司“当晚下单,第二天一早收货”的运营效率着实印象深刻。然而,光棍节的购物过程让好印象一扫而空。10日下单定的货,足足等了一个星期也没有收到。东西收到一看,还不太满意,再要换货,又等了5天。
这并非个例。几乎所有参与光棍节营销的人都会遭遇这样的问题。不仅如此,在电子商务和实体店的比拼中,如果单看营业额的上升幅度,让网店占了上风。但是,经历了风风雨雨的百货商场在应付大规模营销上的经验和准备明显比网店要强得多。11月11日、12日,网上促销腥风血雨,网下也不平静。百盛百货也在进行满299减150元的活动,在购买了2件佐丹奴格子衬衫和一件长袖T恤衫后,原价680元的衣服,以380元的价格愉快拿下。笔者的身边就有一位狂热追逐互联网潮流的朋友,尽管同样有所心动,却坚持要将消费留到网上去用。第二天,她沮丧地告诉我,同样的衣服在凡客的V+上,卖得更贵,仅两件衬衫就要390元。最后她的结论是:“看来网购并不便宜,下次还是实体商场吧。”
当然,一次两次的较量并不足以得出网购比实体店贵的结论。
不过,这次光棍节可以被看作是电子商务的一次集体大练兵,将电子商务的种种问题一一暴露出来。
经营管理不成熟。人们常说:“不打无准备的仗。”可是,飞奔在高速公路上的电子商务企业管不了那么多。备货是否充足?送货能力能不能跟上?售后服务怎样让消费者满意?要知道,树立品牌不容易,毁坏声誉却是一朝一夕的事情。有人可能会说,网上购物最大的特点就是便宜,对于购物体验不能太计较。但是任何事物总是不断走向成熟,消费者的要求也只会越来越高,网购又岂能止步不前,总是停留在初级阶段?
对市场分析判断不足。不知道是出于饥饿营销的考虑,还是的确束手无策,电子商务促销时,缺货屡有发生。屏幕上一个个的“缺货”字样,就如同货架空空的实体商场,是一幅怎样的萧条模样。更何况,还有订单“被无效”的尴尬,这恐怕也是虚拟商场的特有产物吧。
不管是实体还是虚拟,商业企业的一切营销行为,需要建立在可控并能够保证消费者轻松体验的前提下进行。因为,商业企业的生存之本是消费者的口碑。(来源:上海商报 文/金琳)
上一篇: 价格战逼迫图书产业链为哪般 实体网络两重天 返 回 下一篇:第二届中国团购行业大会即将盛大开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