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支付 后牌照时代的杀手锏
(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讯)支付宝快捷支付大放异彩,近80%的用户倾向于将其作为首选支付方式,占据非余额手机支付交易总量90%……财付通、中国银联等机构也相继推出类似业务,快捷支付已经成为业内“标配”。
快捷支付还给银行拓展了更多盈利空间,并让区域性银行在线上无卡支付领域与大银行站在了同一条起跑线上。与此同时,各方巨头也大手笔将之布局于移动支付市场……
在第三方支付牌照尘埃落定后的“后牌照时代”,各家支付企业纷纷在新产品、新市场拓展等方面加强布局,但不管市场格局如何变化,惟一可以肯定的是,消费者和商家将会是快捷支付的最大受益者,而这正是它创立之初即被赋予的使命。
在刚刚结束的“光棍节”上,你认为谁才是主角?
商家,买家,还是淘宝?可能都是。但真正的幕后主角——快捷支付,一种新型的支付方式。
根据支付宝官方统计,11月11日凌晨0:01分,支付宝在一分钟内的付款数超过5.5万笔,是去年峰值的2.5倍以上;0:08分,成交额就突破了1亿元;0:21分,突破2亿元;0:32分,突破3亿元;到凌晨1点,这一数字已经变成4.54亿元。
当天,淘宝网和淘宝商城总支付宝交易额突破52亿元大关,创下3369万笔交易的世界纪录,其中使用快捷支付的有1150万笔,总交易金额20.94亿元。与此同时,当日无线支付交易成功达到171万笔,快捷支付占据非余额手机支付交易总量90%,成为手机支付应用主流交易方式。
这可以部分地归功于消费者的狂热、商家的充分准备,以及支付宝的精心策划和未雨绸缪。据悉,为了光棍节这一天,支付宝比平时增加了10%的服务器,而且从年初就开始打造第三代系统架构,包括顶尖级专家在内的技术团队已经超过1500人。
但这一切,丝毫也掩饰不了快捷支付的光芒。
快捷支付的由来
说快捷支付是“新型”支付方式,其实并不新,而且由来已久,只是在光棍节这一天大放异彩而已。
早在2006年底,为了解决办理和使用网上银行门槛高,操作复杂而导致用户流失率高,支付成功率低的问题,支付宝就和建设银行联合推出了一个创新产品“卡通”,这即是快捷支付的前身。
当时卡通的功能必须通过办理双方合作推出的“支付宝龙卡”联名卡方可使用,但它的优势还是非常明显。“比网银更为简单快速,支付成功率也远高于网银支付,”支付宝相关人士向本报记者介绍,“截至去年年底,仅‘支付宝龙卡’的发卡量就突破1700万张。随后邮政储蓄银行、工商银行、农业银行、招商银行等60余家商业银行,也纷纷与支付宝达成了‘卡通’产品的合作。”
数据显示,2010年7月,建行卡通的用户份额占到银行在线支付用户总量的8.48%。
但“卡通”仍有需要改进的地方。比如,办理“卡通”产品通常需要前往银行柜台办理,费时费力,而消费者希望在线即可开通;办理流程与支付流程完全分离,而用户往往在需要支付的时候却不能及时办理,导致大量用户流失;“卡通”本来就是一个通用名称,将其作为支付产品的名称容易误导新用户,难以迅速理解其用途……
2010年底,在与各大合作银行沟通之后,支付宝对“卡通”进行了一次大升级:新上线的产品不但可以在线实时开通,用户只需要填写少量信息,并通过手机动态口令校验即可,而且将开通流程与支付流程合二为一,最大限度减少用户的操作步骤,降低用户流失。升级后的产品即是“快捷支付”。原有的“卡通”作为它的一个子品牌暂时保留,逐步淡化并最终退出。
快捷支付的时代隆重登场
2011年11月11日,在“2011中国互联网应用创新年会”上,支付宝快捷支付荣膺“最佳创新产品奖”。
便捷安全:80%用户的首选支付方式
当你网上淘便宜、淘心头最爱时,付款总是最关键一环,而怎样付款更是可以上升到客户体验的高度。体验不好,干脆就不买了;体验好,就会消费,多消费,并带动别人来体验。
现有的几种网上支付方式中,网银支付需要去银行柜台排队开通网银,余额支付需要事先通过网银等给支付宝账户充值。但快捷支付更进一层,只需在线直接开通银行卡,无需跳转网银,一分钟之内就结束战斗,方便快捷。
显然,快捷是时间概念上的高效,而方便则是基于个体的心理感受。在这种微妙的体验中,我们的心弦被拨动了,愿意为之买单。支付宝推出快捷支付,无疑是洞察了这一深层需求。
在银行下调大众版网银单日交易额度的背景下,支付宝加速推进快捷支付也有着更深的用意。
支付宝相关人士对记者说:“淘宝上卖奥迪、卖钻石已经司空见惯。网购早就超出了小金额商品的范畴,几乎已经包罗日常消费的方方面面。网购的商品更丰富了,对支付的便捷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无论从满足客户需求还是应对网上支付安全性角度来看,第三方支付企业都必须突围,而支付宝快捷支付则是一支冲锋的尖兵。
在支付宝的页面上,你可以看到“快捷支付用户享受的特权”,其中包括“即抽即兑,惊喜不延迟,Ipad单反每天送”等内容。
11月份,支付宝更是斥巨资推广快捷支付。首次使用各家银行信用卡进行快捷支付可享受相应折扣,其中四大行及交行信用卡单笔9折,优惠10元封顶;兴业银行、光大银行等9.5折,优惠5元封顶;南京银行信用卡9折,优惠20元封顶;天津银行更是大手笔,可享9折,最高优惠100元。支付宝方面介绍,此次活动优惠的资金大部分由支付宝和淘宝共同出资,已经投入了上千万的活动费用,“效果很不错,使用快捷支付的用户明显增加。”
据悉,支付宝快捷支付用户数已超过3000万,日交易峰值为1150万笔交易,日交易金额20.94亿元,超过了美国最大的网上支付平台paypal在全球创造的日交易笔数总和。快捷支付交易笔数占支付宝整体交易的比重达45%。
相关数据还在不断攀升。调查显示,近80%的用户倾向于将快捷支付作为首选支付方式。支付宝副总裁樊治铭曾经表示,预计今年内快捷支付的用户数将逼近4000万,2年内达到1个亿。而据支付宝公关部提供的最新数据,快捷支付交易笔数占支付宝整体交易的比重已经达到50%。
假以时日,支付宝在快捷支付方面的布局,将画上一个完美的句号。
区域性银行的机遇
快捷支付的推出,也给银行拓展了更多的盈利空间,并为区域性银行提供了机遇。
此前,银行一直以“息差”为主要盈利模式,而对于网上银行收单业务并不看重。但随着国家加大紧缩政策宏观调控力度,银行业面临着很大的增长压力。为此,各大银行纷纷加大中间业务及表外业务的盈利能力,以克服过往“息差”盈利模式依赖症。
正是在这样的形势下,快捷支付的价值被凸显出来。
易观国际分析师张萌认为,对银行来说,这相当于增加了一个网点和网银之外的服务持卡人的渠道,有利于提高持卡人活跃度,同时将为银行中间业务带来更高交易量和相应手续费。
支付宝相关人士对记者说:“很多以前没有用过网上支付的人,都在使用支付宝快捷支付的时候,签约成为新的网银用户,这一比例大概在3%左右。”
据悉,超过90%的银行卡用户没有通过网银进行支付,全国网银用户还不到2亿。快捷支付的推出,无疑会增加银行网银用户。
银行方面显然也注意到了,快捷支付模式实际上绑定了两样东西:一是银行卡,二是手机。
被绑定的银行卡具有相当的粘性和排他性,用户很可能不再使用其他银行卡。正如一位资深银行卡专家所说:“如果银行在快捷支付上缺席,那客户很有可能就会选择其他银行卡,信用卡活卡率就不高。在目前线上无卡支付的大趋势下,不管是支付宝还是银联,大多数银行都要和他们合作,否则短期内很难做大信用卡交易量。”
今年9月25日,在全国地方金融第十五次论坛上,中国银联助理总裁刘风军透露,中国银行卡累计发卡量已达27亿张。根据各大银行中报,四大行发卡量已经超过14亿张,占据了半壁江山。相比之下,区域性银行、城商行的发卡量则明显要少得多,加在一起还不到总量的1/6。发卡量居前的几家,平安银行500万张,天津银行432万张,上海银行200万张,前面提到的南京银行仅5万余张。
对区域性银行来说,传统的网银方式让他们举步维艰,因为建立一套网银系统需要不菲的费用、大量的技术人才以及精心的日常维护。但快捷支付提供的新通道,让它们在线上无卡支付领域与那些大银行站到了同一条起跑线上。
目前,在与支付宝合作的143家银行中,除了主流国有商业银行以及全国性股份制银行之外,区域性银行超过100家。
国家信息化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原人民银行科技司司长陈静对本报记者说:“政府在金融业务方面,也希望能突破几家银行垄断的格局,重视第三方支付平台的信用担保作用,也支持地区性银行的发展,最终形成一个多元化的竞争态势。同时,人们对本地的区域性银行、商业银行有一种天然的感情。”
显然,无需建设网银,也无需纳入银联体系,区域性银行通过快捷支付即可分享网上支付、移动支付的未来。
竞争者博弈:快捷支付的“天下事”
不要以为快捷支付只是支付宝的“家事”。事实上,支付宝的一举一动都会引起竞争对手的关注,更何况是快捷支付这样的“天下事”!
2009年初,财付通推出“一点通”业务。其操作程序与支付宝快捷支付相同,无需跳转网银即可开通,在确定支付时也是通过手机短信校验码完成的。支持“一点通”的银行有工行、建行、鄂尔多斯银行等15家。开通“一点通“服务还可以享受到购买腾讯包月服务8.8折,充值Q币、Q点9折的优惠。
根据艾瑞咨询的统计数据,2011年第三季度中国支付行业网上支付业务交易规模达到6197亿元,财付通以20.07%的市场份额排名第二,这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一点通”大幅改善了用户端的支付体验。
更强悍的对手也闯进来了。
2011年6月8日,中国银联推出了基于银联无卡交易处理平台的“银联在线支付”,用户在网上支付时也无需开通网银,其模式与快捷支付基本一致。与之合作的银行有157家,其中60多家接入了无卡支付服务平台。4个月之后,支持的商业银行累计达180家,其中不乏东亚银行(中国)、花旗银行(中国)这样的外资银行。中国银联品牌营销部高级主管王孔平告诉记者,预计到今年底,200多家银联境内外成员机构将陆续实现接入。在快捷支付的支持银行的数量上,中国银联已经超过了支付宝。
11月10日,光棍节前一天,中国银联与中国工商银行宣布,继工商银行借记卡接入“银联在线支付”后,即日起,工商银行7200多万张信用卡的持卡人也可以通过“银联在线支付”进行网上支付。
王孔平告诉记者,“银联在线支付”还有一项火车购票的特别服务,只要登录铁路客户服务中心网站,使用“银联在线支付”,即可提前网上预订全路动车组列车车票。
银联的努力见效显著。在2011年第二季度中国支付行业网上支付市场份额中,银联以8.07%位居第三,到了第三季度则增至10.5%;如果从交易金额上看,则从368亿元快速增长到650亿元,爆发力甚是强劲。相比之下,支付宝的比例已经从二季度的49.62%降至三季度的45.8%。
当然,银联在线支付与支付宝快捷支付还是有点区别的。
按业内人士的说法,银联在线支付“是一个银行卡网上交易转接清算平台,也是一个开放式的无卡交易处理平台,它的无卡支付方式除了快捷模式外,还提供其他无卡支付方式,比较多元化”。
而支付宝快捷支付则是“基于支付宝自有的庞大的商户及用户账户体系”建立的。
公开资料显示,在现有的27亿张银行卡中,银联卡数量为4.59亿张左右,约占总量的17%。显然,银联在线支付不但要覆盖这些人群,而且会将触角延伸至更广阔的区域。而支付宝的快捷支付方式,现在已经占据先机,合作银行还在增加,合作范围已经从信用卡向用户量更大的借记卡领域延伸。
快捷支付已经成了业内的“标配”,而更激烈的竞争可能才刚刚拉开序幕。
移动支付领域:开辟新战场
在另一个战场——移动支付领域,快捷支付的战斗也打响了。
调查显示,银行卡产业出现两大新趋势:一是由中心城市加快向二级地市和发达县域延伸,二是移动支付、互联网支付的比例不断提高。
在电子商务蓬勃发展、追求效率化的新形势下,必然要求实现信息流、资金流、物流的三流合一,而电子支付无疑将起到桥梁作用。自然,快捷支付乃至“超级版”快捷支付将成为最受欢迎的宠儿。
11月7日,财付通android_V1.4.0版正式发布,新版支持信用卡打折密码及信用卡一点通,消费者只需通过QQ号码或email账户登录,即可享受这一服务。
前面提到,在光棍节淘宝的交易中,当日无线支付交易成功达到171万笔,快捷支付占据非余额手机支付交易总量90%,成为手机支付应用主流交易方式。这一数字相当于跨国支付巨头PayPal一个季度交易笔数总量的1/3。支付宝手机支付日平均交易量在70万笔左右,这次井喷意味着移动支付已经成为支付的新热点。
今年7月初,支付宝在“2011广州网货会”上,宣布推出全新的手机支付产品“条码支付”。线下微小商户可节约POS机刷卡服务费用,包括2000~3000元不等的保障金,以及1%~3%的服务费等等,还可以从支付宝免费领取扫描枪。操作步骤也相当简单,大约20秒就可以完成。对消费者来说,则不用带现金和银行卡,更加方便了。此外,条码支付除了用余额支付外,还可以用80多家银行的借记卡进行快捷支付。
今年6月8日,在推出“银联在线支付”的同时,中国银联还推出了“银联互联网手机支付”,这同样是一种快捷支付方式,涵盖了便民缴费、信用卡还款、商旅服务、白金特惠等服务。
11月16日,中国银联在北京举办银联手机支付业务推介会。会上,中国银联展示了银联手机支付系列产品。用户只需将金融智能SD卡与银行卡绑定、置入手机,并安装银联手机支付客户端,便可享受公共事业缴费、信用卡还款等多种远程支付服务。最引人注目的是,SD卡最多可同时绑定10张银行卡。
与此同时,更多的第三方支付机构以及三大电信运营商也布局移动支付市场……
随着第三方支付牌照的发放,第三方支付行业进入“后牌照时代”,各支付企业有意推出新产品、新服务加强布局,但不管市场格局如何变化,惟一可以肯定的是,消费者和商家将会是快捷支付的最大受益者,而这正是它创立之初即被赋予的使命。(来源:《网络导报》 文/艾龙)
上一篇: 境外代购洋奶粉未必“价廉物美” 返 回 下一篇:奢侈品网购时代来临 电商摆脱低价烙印新转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