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搜:小屏幕中的大世界
凭借在手机行业十几年的摸爬滚打,汪溪只想把手机搜索做到家。
“无线搜索领域惟一可与百度、谷歌等搜索巨头PK的公司。”简短的一句评语却足以让并不了解宜搜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宜搜)的人认识到这家“名不见经传的小企业”的分量。
比起2005年投身无线搜索引擎行业时无人喝彩的落寂,如今的宜搜可谓风生水起。据Enfodesk易观智库近期发布的研究表明,2010年第4季度宜搜的搜索量市场占有率达到18.2%,紧随百度,处于行业第二的位置;宜搜公司自己的监控数据显示,到2010年宜搜已拥有5.5亿PV(日均页面浏览量)和1亿活跃用户,宜搜的收入、市场份额和用户数量在行业内都处于领先地位。
从最初3年连续亏损1000多万不计代价的埋头研发,到首创移动搜索领域新型广告营销手段“移动顶告”,使得超过30000家中小企业因此获益。目前宜搜的日访问量已超过7000万人次,手机广告平台月销售额达到1700万元以上。
“宜搜在无线搜索领域取得优势并不突然,从宜搜自身来讲,我们在手机这个大产业已经十余年了,比起百度、谷歌,我们在这个领域的积累更多,也比他们更专注。从大环境来讲,我们满足了移动互联网用户的内在需求,让他们获取信息的方式更自由,生活方式也更自由。”在宜搜CEO汪溪看来,PC属于农耕时代,未来只有手机这种移动终端才会真正适应现代的“碎片式”生活。
把手机搜索做到家
“移动搜索和PC搜索是两个完全不同的领域。”汪溪表示,移动搜索不是简单的复制互联网,“桌面互联网与移动互联网存在着本质性的差异。宜搜一直在做的事情就是如何围绕无线,让研发出来的结果更适合手机终端。PC互联网本身是扁平的,而移动互联网则反之。在PC互联网上‘没人知道你是一条狗’,然而对于手机用户,无论是号码还是IP地址都可以被运营商精确掌握。”
不同互联网环境,不同硬件,不同页面,不同用户群,不同技术方法。看起来同是搜索,落实下来是完全不一样的生态体系和用户习惯。这也是为何宜搜不惜肩负沉重亏损压力埋头三年进行研发的原因所在。“十多年在手机行业摸爬滚打,这是我们的优势,我们要把这种优势不断放大,把手机搜索做到家。”
根据汪溪的介绍,宜搜的手机搜索技术除了包含所有搜索引擎的通用算法,还包含针对手机这一展示介质以及独立WAP网站等被搜索内容所作的优化,比如哪些内容需要抓取,哪些抓取到的内容适合放在前面等等。并且根据用户的行为习惯,使用一种互联网镜像技术,把PC互联网上的有用信息投射到移动互联网上,作为搜索结果的一部分呈现给用户。
简单地说,手机上网用户可以随时随地在手机上搜索到传统互联网网页的海量内容,而又不必受到电脑网页在手机屏幕上显示不全、链接速度慢等缺陷的限制。
“移动顶告”全新的盈利模式
“用在PC互联网上做推广的十分之一不到的价钱取得了原来八成的效果,性价比很高。”叶先生是无锡一家纺织品企业的老板,一直在PC互联网上为企业做推广营销,但金融危机使得公司资金链十分紧张,不得不缩减包括营销成本在内的各项成本。后经朋友推荐尝试在宜搜推广产品以后,效果令其十分满意。为叶先生的企业带来良好收益的正是宜搜首创的“移动顶告”模式。
所谓的移动顶告,是指将企业的品牌Logo或产品图片、文字信息、电话一键拨打功能进行有机结合,出现在网页搜索结果第一页的最顶端。企业一旦购买手机顶告关键词,就有机会被主动查找这些关键词的中国8亿多手机用户找到,给企业带来更多的商业机会。
“与以往传统互联网到处撒网的推广方式不同,宜搜通过先进的手机搜索技术利用手机号码精确定位用户所在城市,并通过搜索关键词对用户类群进行精准定位,从而针对不同的用户类群在搜索结果的页面上显示出适合不同人群的‘移动顶告’。”比如:用户通过手机终端输入关键词“化妆品”和“LV”,宜搜基本就可以判断该用户是一名时尚女白领,当她输入第三个关键词进行搜索时,页面呈现的广告就是定位于女白领用户群产品的广告。“并且,使用七八千元手机的用户和使用低端手机的用户,消费能力肯定是不同的,搜索结果肯定会不一样。”
汪溪介绍,宜搜对采用移动顶告营销方式的企业按年收取广告费用,每年一万元。而手机用户只需在手机搜索引擎上输入相关产品或服务的关键词后,在搜索结果的最顶端就会出现相关企业的信息,而且用户可利用宜搜独有的电话一键拨打功能,直接与商家联系,以此促成交易。“使用之后企业就会发现他们可以接触几千万的用户,获取非常多的商机,与投入的几万块钱相比,是可以忽略不计的一个成本。”
2008年冬天,蔓延全球的金融危机成为宜搜全新的转折点,在这一年,宜搜的广告收入从2007年的400多万元极速增长到8000多万元。截至2010年底,已有30000多家中小企业或商家正在应用宜搜进行无线搜索推广,并取得了显著的营销推广效果。
2010年底,汪溪荣登戴尔“创我成功之道”英雄谱。“抓住机会,让技术能够更好地为全球企业和个人所用,为行业带来一场变革,成为勇于开创自己道路的成功者。”戴尔所看中的也正是汪溪及其技术团队在手机搜索领域所带来的重大突破。
不畏竞争 勇于和“大鳄”过招
“中国移动互联网硬件条件跟不上,这一点非常制约我们的发展。”然而移动互联网络硬件条件的改善非宜搜所能左右。对宜搜而言,目前面临的最大问题还是同质化竞争。
百度的无线搜索曾一度沿用其在PC互联网竞价的销售模式,结果很不理想。而谷歌为打市场出奇招,采用次数拨打方式与客户结算,但在广东试销售3个月,投放了1000万广告之后还是无疾而终。最终,在销售模式上,百度和谷歌都采用了“移动顶告”模式。
搜索引擎行业的“马太效应”已然显现。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助理研究员张周平认为,目前百度一家独大的局面短期内将很难改变:“百度有着强大的用户基础,以及多年来对用户习惯的培养,而一旦用户形成习惯将很难改变。”
业内一位观察人士认为:“宜搜的优势固然明显,但也有两个短板:一是没有达到像百度一样人人皆知‘百度一下,你就知道’这么强大的品牌效应;二是没有百度那样的资源优势。”
对此汪溪并不担心:“中国PC用户3亿,但手机用户有8.5亿,即便这3亿互联网用户都是深度用户难以争取到,我们还有5.5亿用户以及更多潜在用户可以去服务。”
汪溪倒是希望有更多像百度一样的大公司进入无线搜索这个市场:“如果市场能够做到100亿,我们即使只有30%的份额也是30多亿,总比一个1亿的市场我们独吞要强。只有把蛋糕先做大,大家才好分。”
上一篇: 外贸网站如何进行海外推广 返 回 下一篇:数字商业时代:美国媒体业遭遇瓶颈